客户案例
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,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愈发关键。而在物流环节中,测量货物的体积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环。传统的货物体积测量方法,如人工测量、卡尺估算、材积秤等,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误差较大,难以满足现代物流的高效、精准要求。因此,准确测量托盘的体积对于优化仓储空间、计算运输费用、提高装卸效率至关重要。
物流测量体积的重要性
确定运费
在航运、陆运和空运中,运费的计算常常是基于货物的体积或重量(按照两者中较大的一项进行计算)。因此,货物的体积直接影响了运费的高低。准确测量体积能帮助企业精准核算物流成本,避免因体积估算失误导致的运费损失。例如,在航空货运中,轻泡货物若体积测量不准确,可能会使企业支付远超实际的运费。
规划装载
货物的体积决定了如何在运输工具(如集装箱或飞机货舱)中进行装载和布置。如果没有准确的体积信息,会使得装载工作变得困难,无法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空间,降低运输效率,增加运输成本。合理规划装载能提高运输工具的空间利用率,例如在集装箱运输中,通过精确测量货物体积,可实现更紧密的货物排列,增加单次运输的货物量。
满足规格要求
有些货物可能有特殊的体积要求,例如一些特定的产品需要特定的存储空间。如果没有准确的体积测量,无法确保这些需求得到满足。在仓储环节,准确的货物体积信息有助于合理安排存储空间,提高仓库的存储效率,避免因货物体积与存储位不匹配造成的空间浪费。
托盘体积尺寸测量的挑战
在物流过程中,托盘作为常用的货物承载工具,其体积尺寸的精准测量面临诸多挑战。传统的测量方式,如使用卷尺测量托盘的长、宽、高,然后计算体积(长×宽×高),存在明显的缺点。一方面,这种方式效率低,对于大量的托盘货物,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。通常测一个托盘体积需要两个人合作,一人固定,一人测量,还需手动记录,每单测量大概需要1-2分钟,在物流高峰期,测量速度难以跟上货物处理节奏,成为物流效率提升的瓶颈。另一方面,人工测量误差大,测量角度不正、卷尺不平、货物形状不规则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误差。特别是对于异形堆放、散货包裹等复杂货物,靠人工目测很难得到有效尺寸。此外,人工长时间重复测量,对员工体力和专注力要求高,出错率随着疲劳上升。
GS300托盘大货体积测量系统
GS300是一款专为大货研发的托盘大货体积测量系统,它采用多镜头联合测量技术,能快速、精准地测量物流托盘的体积,有效解决了传统测量方式的难题。
工作原理
GS300运用3D视觉技术和AI算法,通过矩阵式安装的多个镜头,从不同角度对托盘货物进行扫描,精确捕捉货物的轮廓和尺寸信息,进而计算出其体积。对于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托盘货物,都能准确测量。其先进的深度识别算法,还能处理覆盖物体、倾斜堆放、半透明包装等复杂场景,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。
测量范围
GS300标准测量范围为0.6×0.6×0.6-1.5×1.5×2m,平均测量误差1%内,更大尺寸可定制,能满足多种物流托盘尺寸的测量需求。无论是小型托盘还是大型托盘货物,GS300都能提供精准的测量服务。
自动测量功能
将托盘货物放置在测量区域,设备自动识别条码和物品的形状、大小,无需人工干预,即可完成体积测量,还可同步实现称重、扫码、拍照取证和数据对接系统等功能。这种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,连拍连续测量无缝切换,相比传统人工测量,效率提升显著。同时,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误差,测量结果直接录入WMS/TMS系统,无需人工记录,自动生成数据报表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。
可对接多种设备
GS300支持与地磅、自动叉车、条码阅读器以及现有的IT设备集成,配合无人叉车、AGV、重载滚筒使用。例如通过AGV自动小车搬运托盘货物至GS300测量区域,可实现整托或剔除托盘测量;GS300MAX还可与流水线相结合,对货物垛型检测是否超限,自动采集数据回传系统,实现自动化高效作业。通过与多种设备的集成,GS300能更好地融入企业的物流流程,提升整体物流运作效率。
数据处理
测量完成后,设备会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测量结果,并自动将数据对接到企业的ERP、WMS等管理系统中,用户可随时查看和导出数据。同时,它还能自动生成3D点云图,并且具备拍照取证功能,方便企业进行数据管理、质量控制和生产优化。这些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全面、准确的数据支持,有助于企业做出更科学的决策,提升物流管理水平。
托盘体积测量 GS300提升物流效率 降低成本
选择合适的托盘体积测量方法,能显著提升物流效率,降低成本,助力企业实现智慧物流升级。GS300托盘大货体积测量系统通过自动化、高精度的体积测量,解决了传统方式的痛点,直接提升物流链条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,是现代仓储和运输管理的优选工具。通过结合自动化技术和高效的系统工具(如GS300),物流托盘的体积测量可以更加精准高效,同时节省大量人工成本。在物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,提升自身的物流运作水平,以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。